52TV 52TV
空列表云端记录,请先登陆~

13岁的男孩怂得尿了裤子,却让人恐惧窒息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18   浏览次数:254    评论

奈飞出品的《混沌少年时》题材吸引笔者,但鉴于奈飞出品很早以前就有“量大质不稳”的苗头,笔者起初并未对该剧期待过高。

而双休日一气呵成看完此次的“四集片”后,倒是生发出不少感慨。《混沌少年时》的故事毫不复杂:新人演员欧文·库珀饰演的13岁学生杰米·米勒,因涉嫌谋杀女同学被捕。嫌犯开场就落网,看见警察还怂得尿了裤子,后续亦无惊天转折或暗黑隐线,可以说是一桩“戆得清清爽爽”的案件。但恰是因为现实不过如此,甚至更加荒诞,观众反觉窒息。



《混沌少年时》有两大亮点:技术上,每一集都一镜到底,通过逮捕流程、走访调查、心理学家评估、嫌犯原生家庭的寻常一天这四个大场景,呈现视野全覆盖的四个切面。内容上,结合社会背景、网络文化、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等剖析案件成因,也营造了强烈的情感氛围。

长镜头的特点在于“无从逃避”。剧中的主要角色不得不直面这糟糕的世界,直面两代人、几代人共同的盲区和失败。同时,这种拍摄手法需要剧组的强执行力,以及演员的综合素养,既提供了话题,也让挑剔的观众满意。


小男主没有任何其他的表演经验,首秀高水平发挥,后生可畏。第三集颇具深意:这孩子有胆子捅女同学,对心理学家大发雷霆,因为她们是女的,更好欺负一些

而让大家绝望的是有些悲剧永远无法挽回,有些问题根本无从解决。社交媒体占据、控制了愚蠢的人类,青少年尤其喜欢用派生出的网络“术语”“黑话”建立新的身份认同。本以为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在联结爱与文明,岂料它无形中也渐渐变异为仇恨集中营。最后,大伙儿纷纷大放厥词,说着骚话狠话,男人仇恨女人,左边仇恨右边,巨婴互虐,都希望不择手段地彻底毁灭所谓的敌对方。

权力是春药。社交媒体的发达,让自认可以掌握话语权的极端群体抱团取暖,又像恶性肿瘤般越滚越大。杰米受到“厌女”文化的影响,一直关注着擦边甚至淫秽的成人信息,本能上渴望女性身体,精神上却贬低女性人格。他毕竟只是个有点脑子但不多的孩子,当他发现“照理”应该轻松泡到手的女同学居然胆敢拒绝并羞辱自己,立刻被怒火烧昏了头,造成了两个家庭的不幸。

老爹殴打儿子?老娘是个酒鬼?隔壁老王性侵了可怜的少年导致其心态扭曲方才大开杀戒?都没有。有段时间影视剧特别喜欢追根溯源挖掘机一样刨地三尺,非要刨出点一颗赛艇的狗血真相。但《混沌少年时》不讲究那套“戏剧性”,杀人的理由“平平无奇”不甩锅不粉饰,就是父权制最烂的一部分阴影被社交媒体放大,蒙蔽了又一颗觉得“好汉当如是,别无选择”的心。都2025年了,“Big Brother is Still Watching You”,你大哥仍旧盯着你,你的思想底色估计永远摆脱不了你大哥一整套“有毒男子气概”的训诫。

时代在发展,科技在进步,父母与落后文化斗争、帮助孩子克服心魔的智慧也必须因之不断升级。《混沌少年时》里小男主的父亲已经尽量控制自己不发脾气,关爱家人辛勤工作,可惜还是不够。他只知道带着儿子踢球打拳击,只会在看到儿子不擅长体育运动时露出失望的表情,其实喜欢绘画的儿子本该往文艺青年的方向努力。父亲根据“传统”兢兢业业教育儿子,殊不知“传统”也可能是有负面作用的,是一不小心就要搞出人命官司的。


片尾一幕令人动容,亲的实则不是玩具,是儿子。可怜的老父亲

太阳底下无新事。一些影评人还注意到《混沌少年时》与杨德昌经典之作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的联系。30多年过去,世道似乎变了;但我们也都明白,世道又是不会变的。比如成长中的青少年无比自恋,敏感地吸收了周遭环境的不安因子,通过向社群“投诚”而虚张声势地刻意强调自身的生存实力,只因太想被接纳,太想被崇拜、敬爱的眼神包围。然一个悲哀的疑问是:“被许多人承认”难道就这么重要么?难道不是束缚么?

再补充一点。《混沌少年时》的一个查案女警不屑也疲惫地表示:“整个案子都在跟着杰米的角度转,凯蒂(死者)压根不重要,杰米才是焦点。每个人都会记得杰米的罪行,却没人记得她的死。”

惟独死人是哑巴。女性受害者视角的缺失,是以往此类题材剧集的一个遗憾。《混沌少年时》意识到了这点,却囿于剧本的侧重点,近乎徒然地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。看来,文艺作品与现实、线上与线下,真正的自由、平等、博爱,还是任重道远,需要我们不断反思、不断纠错、不断撞得头破血流,又在一朵花开时难掩喜悦,继续毅然前行。



THE END
12